作者:监控易 来源:美信时代
发布时间:2025-11-25
运维不用“猜影响”!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软件:从设备告警到业务健康,零卡顿
某电商在双 11 时经历了尴尬状况:其核心服务器的 CPU 使用率突然飙升至 85%,运维团队见状赶忙进行紧急扩容操作,然而忙到一半才发觉,这台服务器仅仅承担日志存储功能,根本不会对支付业务造成影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真正支撑支付的数据库,此时内存使用率已经悄然达到了 90%,却因为“未关联业务”而被忽视,差点致使支付出现卡顿现象。这是传统运维的典型困境所在:仅仅关注设备指标,却无法明晰“设备故障是否会对业务产生影响”,使得运维工作如同“无头苍蝇”一般,虽忙碌却毫无成效。
北京美信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软件当中的“业务管理模块”,其产生的目的便是打破“设备 - 业务割裂”这种状况:借助“业务 - 设备关联”来构建相应的逻辑关系,运用“健康度 / 繁忙度 / 可用性”这些指标对业务状态进行量化,然后依靠“拓扑可视化”将关联关系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得运维工作从仅仅“看设备”转变为“看业务”。在某电商的案例里,在双 11 期间,凭借对“支付业务”健康度进行实时监控,提前 2 小时对数据库进行扩容,最终达成了支付零卡顿的效果。
一、传统运维的“设备盲区”:3个痛点让运维“忙错方向”
在探讨解决方案之前,有必要对那些致使运维团队做了无用功的场景进行一次全面复盘,而这些痛点的关键所在,皆是“设备与业务出现了脱节”这种情况。
告警不知“影不影响业务”:某企业在一天之内收到了多达20条设备告警信息,其中包括交换机接口闪断以及服务器磁盘IO偏高这些情况,运维人员针对这些告警逐一进行处理,然而最终发现,在这20条告警当中,仅有1条关于支付网关服务器的告警会对业务产生影响,其余的19条均为边缘设备发出的告警,这无疑造成了3个小时的时间浪费。
业务卡顿“找不到根源设备”:有用户反馈“OA系统打开速度慢”,运维人员对10台服务器以及5台交换机进行检查后,才确定是“OA数据库连接池满了”这一问题,故障定位所花费的时间超过了1小时,在此期间用户投诉不断。
业务压力“难预判”:在促销活动开展之前,运维人员仅仅知晓将服务器CPU阈值设定为90%,然而却不清楚支付业务可支撑多少并发量才会触发CPU告警,如此一来便无法提前进行扩容操作,只能在告警出现之后再采取应急措施。
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其实就是运维方面欠缺“业务视角”,对于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软件的业务管理模块而言,它是借助“关联设备 - 量化状态 - 可视化拓扑”这样的方式,使得业务状态可达到“看得见、算得清、能预判”的效果。
二、业务管理核心能力:从“设备列表”到“业务全景”
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软件所涉及的业务管理,并非仅仅是简单地为设备贴上业务标签,而是以业务优先为核心原则,重新构建运维逻辑,其核心能力主要划分为三大板块,且每一个步骤都紧密贴合实际操作需求。
1. 业务-设备关联:构建“故障影响链”
运维的关键需求在于明确设备故障对业务的影响,软件有支持灵活关联设备的能力,像支付业务可关联的内容包括:
- 直接设备:涉及的设备包括支付网关服务器、MySQL数据库以及Redis缓存。
- 间接设备:支撑数据库的存储设备、连接网关的交换机;
- 关联逻辑:可依据“必需/可选”来进行标记,当必需设备出现告警情况时,业务的健康程度会立刻降低,若可选设备发出告警,那么并不会对核心造成影响,某金融企业运用了此功能,使得故障影响范围的判断时间从原本的30分钟缩短至了5分钟。
2. 业务健康度评分:量化业务状态,不凭感觉
传统的运维方式主要依靠“经验判断业务状况是否良好”,而软件则借助“多维度算法”自动计算出从0到100分的健康度,新版本对算法进行了优化,增加了“用户访问量”这一权重因素,使得评分可更加契合实际业务负载的情况:
基础维度:包含关联设备状态这一内容,像数据库CPU使用率以及网关响应时间等方面,若设备处于正常状态,便会给予加分,要是设备出现故障,就会进行扣分。
新增维度:即用户访问量,例如支付业务并发数,当并发数量接近阈值的时候,即便设备指标处于正常状态,健康度也会发出预警,比如当并发达80%阈值时,健康度会从100分下降至70分。
辅助维度:包含业务可用性,例如支付成功率,以及繁忙度,比如每秒交易数,将这三者结合起来,某电商的“支付业务健康度”可精确反映其是否可承受双 11 的并发情况。
3. 业务拓扑可视化:故障定位“一钻到底”
仅有评分是不足够的,还需要清楚地知晓“问题具体出在哪个设备上”,该软件有“业务拓扑图”这一功能,可以直观的方式呈现业务与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
拓扑展示:围绕“支付业务”这一核心展开,向周边发散呈现与之关联的服务器、数据库以及交换机等设备,设备颜色依据同步状态显示,绿色代表正常,红色表示故障,黄色意味着危险,例如当数据库出现红色告警时,运维人员一眼就能明确知晓“支付慢是由数据库方面的问题所导致”。
新版本升级点:支持“拓扑下钻”功能,当点击拓扑里的数据库设备时,可直接查看该设备的CPU使用率以及内存占用等实时指标,无需切换至“设备管理”模块,如此一来,故障定位时间得以缩短,从原本的1小时缩减至15分钟。
三、新版本升级:健康度更精准,拓扑更实用
相较于旧版本而言,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软件的业务管理模块存在两大关键升级之处,这两大升级使得该软件可更加契合业务运维的实际需求。
健康度算法优化:新增了“用户访问量权重”这一内容,成功解决了“设备指标正常但业务出现卡顿”的预判难题,就拿某支付业务来说,服务器CPU的使用率仅为60%,然而用户并发量却达到了阈值90%,在这种情况下,旧版本的健康度依然是100分,而新版本的健康度则降至65分,触发了预警,使得运维人员可提前进行扩容操作。
业务方块视图:增添了“业务方块”这种展示模式,于大屏之上借助色块的形式呈现各业务的健康度、可用性以及告警数等信息,如此一来,运维人员只需 glance 一眼,便可全面掌握所有业务的状态,适合运维中心大屏监控。
四、三甲医院案例:流量高峰期零卡顿的秘密
某三甲用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软件管理“,运维效率显著提升:
前期准备:创建某特定的业务场景,将 10 台核心设备与之进行关联,其中包括 2 台网关服务器、3 台 MySQL、2 台 Redis 以及 3 台交换机,设定健康度阈值,当健康度低于 70 分时会发出预警,而当健康度低于 50 分时则判定为出现故障。
高峰期监控:可以发现,在高峰期到来前的1个小时,业务健康度出现了明显变化,从原本的100分下降到了72分,经分析得知,这是因为MySQL并发已经接近阈值,同时内存使用率达到了75%,基于此情况,运维人员迅速做出反应,立刻扩容了1台MySQL。
效果:在高峰期间,业务健康度呈现出稳定态势,分数维持在85至90分之间,成功率达到了100%,期间没有出现任何一次卡顿情况,故障定位时间相较于以往大幅缩短,从原本的40分钟缩减至10分钟。
五、实操指南:3步搭建业务管理体系
对于运维人员而言,无需进行复杂的配置操作,仅需凭借三个步骤,便可实现从“设备运维”向“业务运维”的转变:
1. 创建业务
进入业务管理板块中的业务列表界面,然后选择新增业务选项,在此处输入业务名称,例如支付业务,接着选择归属资源组,比如核心业务组,之后设置相应的责任人,最终完成基础配置操作。
2. 关联设备
当进入业务详情页之后点击“添加设备”选项,接着从设备列表里勾选如“支付网关、MySQL数据库”这类关联设备,然后对其标记“必需/可选”状态,在保存相关设置之后系统会自动构建业务与设备之间的关系。
3. 查看业务状态
当进入到“业务拓扑”页面之后,可查看业务的健康程度以及关联设备的状态情况,如果点击设备则可以下钻查看具体指标,或者是在“业务方块”视图之中,可对全业务的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当出现异常情况时,点击告警图标便可定位问题所在。
结语:运维的终极目标,是“保障业务正常”
对于 IT 运维而言,“设备正常”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业务不中断”才是最终的目的所在,北京美信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软件当中的业务管理模块,借助“关联设备 - 量化健康度 - 可视化拓扑”这样的方式,使得运维工作从以往单纯地“盯着设备指标”转变为“聚焦业务价值”,特别适合电商、金融、零售等那些对业务连续性有着较高要求的行业。
上一篇: 暂无
下一篇: 运维管理软件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