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650-6396  1565265886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签单案例 > 百万设备秒级监控!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架构深析:分布式部署+自研数据库,IT运维降本50%

百万设备秒级监控!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架构深析:分布式部署+自研数据库,IT运维降本50%

  作者:监控易        来源:美信时代 发布时间:2025-10-23

百万设备秒级监控!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架构深析:分布式部署+自研数据库,IT运维降本50%

在当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形势下,多数据中心协同发展、混合云架构逐渐普及以及物联网设备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使得 IT 运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监控架构存在诸多问题,要么是由于“集中式采集”导致卡顿崩溃,要么是因为“数据库性能不足”而丢失数据,要么是因“扩容险阻”而不得不被迫重复进行部署,使得运维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北京美信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最新发布的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新版本,凭借“分布式架构 + 自研超融合数据库”这两方面的突破,成功彻底地解决了这些痛点问题,可支撑百万级设备实现秒级监控,已然成为 IT 运维的“性能引擎”。

百万设备1.png

 

一、直击运维痛点:传统监控架构的3大瓶颈

在谈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的架构升级之前,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多数企业 IT 运维团队所面临的“日常困境”。

海量设备难以承受:一旦设备规模突破10万级,传统集中式采集器便会直接停止工作,监控延迟由秒级转变为分钟级,故障发现的滞后致使业务中断。

数据存储成本高:监控数据呈现出按天成倍增长的态势,以传统数据库例如MySQL为例,存储1个月的数据需要10TB的磁盘,硬件投入每年会增加数十万之多。

多中心扩容面临险阻:当新增分支机构或者数据中心的时候,旧的监控平台需要重新构建并进行部署,这会耗费1至2周的时间,还存在致使原有监控出现中断的可能性。

 

这些痛点的本质所在,实际上就是“架构难以跟上运维场景的变化情况”,而监控易最新版本所采用的核心解决办法,乃是从“架构的底层部分”着手进行重新构建,以此使得监控能力可随着设备规模的大小而有弹性扩展的特性。

 

 

二、架构深析:分布式1+N模式,支撑百万设备无压力

监控易运用B/S架构以及分布式部署方式,其核心呈现出“1台服务端加上N台采集任务管理器”这样的分级逻辑,完全突破了传统集中式架构所存在的性能瓶颈。

 

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有分布式部署的特性,一台TS可对1000台设备进行监控,并且在进行线性扩容时不存在上限。

核心逻辑:在于服务端承担着“管理调度”的职责,具体覆盖任务分配以及告警汇总等方面,而TS则负责“数据采集”工作,包括设备指标采集以及存储等内容,服务端与TS二者借助加密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实现跨区域部署。

高可用设计:TS有支持主备模式以及负载均衡集群的特性,当某一台TS出现故障的时候,它所承担的监控任务可自动切换至其他TS,而在设备数量增加的情况下,仅仅需要新增TS就行,并不需要对服务端配置进行修改,以此达成“线性扩容”的效果。

实战能力:一台有8核CPU以及16GB内存的TS可稳定地对1000台设备进行监控,其采集频率最低可以达到每秒一次,倘若企业拥有100万台设备,那么仅仅需要部署1000台TS即可,并且它还支持在10个数据中心进行分散部署,以此避免出现单点故障的情况。

 

例如某互联网企业拥有8个园区以及50万多台服务器,借助监控易的分布式部署方式,把TS分散于各个园区进行部署,而服务端则部署在总部,达成了“本地采集、集中管理”的模式,监控延迟稳定处于500毫秒以内。

百万设备2.png 

 

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有诸多特性,其中有自研的BigRiver超融合数据库,其速度相较于其他数据库快达20倍,同时存储成本降低了95%。

监控数据在采集、存储以及查询这几个环节所呈现出的效率状况,会对运维响应速度起到直接的决定性作用,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配备了美信时代自主研发的BigRiver超融合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专门针对IT运维场景进行优化设计的,其性能相较于传统数据库有明显优势:

技术硬实力:以C语言展开开发工作,运用“页式存储”结构,针对监控数据的特点对压缩算法给予优化,其存储速度相较于MySQL快达20倍,数据库文件大小仅为传统数据库的二十分之一。

实战表现:有这样一个情况,某国企每天都会产生500GB的监控数据,若使用BigRiver进行存储,一年下来仅仅需要1.8TB的磁盘,然而要是采用传统的MySQL来存储,所需磁盘则达到36TB,如此一来,硬件成本直接下降了95%,在查询近30天的CPU使用率趋势时,BigRiver仅仅需要0.3秒就能完成,相比传统数据库,速度要快10倍。

兼容性优势体:该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在部署过程中,无需借助第三方数据库,依靠“一键安装”的方式即可完成部署,如此一来,可有效避免因数据库版本冲突而引发的运维难题。

 

百万设备3.png 

三、2025新版本升级:TS集群动态负载均衡,扩容更智能

相较于旧版本而言,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在架构方面增添了“采集集群动态负载均衡”这一功能,使得多数据中心进行扩容时可拥有更为灵活且省心的体验:

动态调优:系统会实时监测各个TS的CPU使用率、内存占用以及采集任务数量等情况,一旦某台TS的负载超过了80%,便会自动把部分任务分配给负载较低的TS,以此来防止单台TS出现过载的状况。

无需重构:在新增数据中心的时候,只需要在新的数据中心部署TS,借助服务端“添加采集集群”这一功能来一键接入即可,原来的监控任务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扩容所需要的时间从原本的1周缩短到了1小时。

性能提升:经过实际测试,新版本数据库在读写性能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提升幅度达到了30%,即便在同时对1000台设备的实时流量进行查询的情况下,服务端界面也没有出现卡顿现象。

 

某省级国有企业拥有23个分支机构,在以往新增分支机构的过程中,监控平台需要进行重新构建,每次完成此项工作都要耗费2周时间,然而在升级为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后,如今新增分支机构时仅需部署1台TS,并且可在1小时内完成接入操作,运维效率较之前提升了90%。

 

 

四、典型应用场景:从互联网到国企,全场景适配

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有架构优势,其在多种不同的 IT 运维场景里均可呈现出自身价值。

互联网企业多园区监控:以电商企业为例,其拥有10个物流园区,每个园区内存在1万以上的物联网设备,借助分布式部署的方式,各个园区的TS本地采集设备数据,而总部服务端则进行集中展示,最终达成园区故障在本地进行处置,全局状态由总部进行掌控的效果。

国企多分支机构管控:就像能源企业设有50个地市分支机构,借助“1+N”架构,总部服务端可对所有分支机构的IT设备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了重复部署监控平台,使得硬件投入降低了50%。

混合云架构监控:以金融企业采用“私有云 + 华为云公有云”的部署模式为例,TS可同时对私有云服务器以及公有云ECS的指标进行采集,之后由服务端进行统一汇总,而无需在公有云额外去部署监控工具。

百万设备4.png

 

 

五、客户价值:降本50%+毫秒级监控,重构IT运维效率

企业若选择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的架构方案,便可获取有实际意义的运维价值。

成本低:硬件投入下降了50%,这是因为分布式部署使得服务器数量得以减少,BigRiver节省了存储成本,运维人员投入减少了30%,原因是无需专门安排人员维护数据库以及手动进行扩容。

响应快:监控延迟从原本的秒级降低至毫秒级,故障发现时间提前了80%,如此一来可避免因监控滞后而造成的业务损失。

扩展易:其设备规模可从一万级顺利扩展至百万级,在此过程中,仅仅需要增添TS即可,并不需要对平台进行重构,凭借这样的特性,它可为企业提供长达五年以上的业务增长支撑。

 

结语:架构决定上限,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为IT运维“提速降本”

在当下 IT 运维正从“被动救火”朝着“主动预测”转变的时期,架构所有的稳定性、扩展性以及性能,会直接对运维团队的效率产生决定性作用,北京美信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借助“分布式部署加上自研 BigRiver 数据库”这种方式,解决了针对百万设备监控时出现的性能瓶颈问题,而且凭借动态负载均衡、低存储成本等优势,使得 IT 运维可达成“更高效、更省钱、更省心”的效果。

 

目前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已经为金融、能源、政府以及互联网等行业的两千多家客户提供了服务,要是你正遭遇海量设备监控出现卡顿情况、运维成本较高以及扩容存在险阻等问题,欢迎与北京美信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取得联系,获取免费架构咨询以及三十天的试用资格,以此让 IT 运维摆脱“卡顿焦虑”的状况。

 


上一篇: 【渠道】 IT  基础监控架构市场  2025  趋势:从存量竞争到变量突围的关键策略

下一篇: 智能运维:数字化时代的运维格局

监控易期待与各企业展开广泛合作!

电话:400-650-6396

手机:15652658866

QQ:3592185434

邮箱:contact@jiankongyi.com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