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650-6396  1565265886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签单案例 > 从“可用”到“可控”:监控易国产化运维方案助力信创转型

从“可用”到“可控”:监控易国产化运维方案助力信创转型

  作者:监控易        来源:美信时代 发布时间:2025-07-30

从“可用”到“可控”:监控易国产化运维方案助力信创转型

来源:监控易直播间-一体化运维的行业实践(主讲:陈新刚-监控易创始人之一)  

 

当某国家级科研单位的运维团队把最后一套国外监控系统成功下线的时候,该团队的技术负责人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要知道,这套已经运行了长达五年之久的系统,由于没办法与国产芯片架构相适配,曾经使得他们在信创验收的过程当中屡屡遭遇阻碍,碰了不少壁。然而,如今取而代之投入使用的监控易国产化平台就大不一样了,它不但协助顺利通过了最高级别的安可测评,而且还达成了比原来那套国外系统高出不少的监控性能,这表现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实际上,这可不是仅仅发生在这一个单位的个例情况。在电力、政务、能源等等这些极为关键的行业当中,监控易所推出的国产化方案正在逐步成为信创转型方面的一个标杆典范。

图片1.png 

 一、国产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国际形势不断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自主可控’已然从原本的战略层面的口号,实实在在地转变成了企业发展的刚性需求。某省级电力公司负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在彼此交流的过程当中十分坦率地讲道:‘以往我们着重关注的是相关功能是不是能够满足使用需求,而如今,首要考量的则是其是否具备安全可控这一特性。’在这样一种转变的背后,实则是关键基础设施正面临着极为现实的威胁情况。试想一下,倘若国外的厂商毫无征兆地突然中断了技术方面的支持,又或者是操作系统存在着未曾公开披露的安全后门,那么整个信息技术架构所应具备的安全性根本就无从谈起。

 

监控易的创始人陈新刚在直播期间透露了这样一则消息:早在国产化概念还未广泛普及开来的十年之前,监控易便始终坚持自主开展研发工作。那个时候,其初衷仅仅是想要去解决客户所面临的性能方面的问题,没曾料到的是,这一行为却在无意之中为当下信创方面的布局预先埋下了伏笔。正是凭借着这样的一种极具前瞻性的举措,监控易在诸如国家电网、中石油等一系列重大项目里面,成功成为顺利通过全流程国产化验证的运维平台。

图片2.png 

某部队的一个项目在选型方面,其过程是颇具典型意义的。当时对国内外多达7家厂商展开了细致对比,而监控易凭借自身一个显著优势,也就是其拥有百分百自研代码这一点,从而在众多厂商当中脱颖而出。陈新刚对此回忆时提到,‘他们提出的要求是连最为基础的底层数据库都得是国产的,在这一要求下,很多与之合作的友商由于对Oracle数据库存在依赖的情况,所以就直接被淘汰掉了。’最终这个项目达成了一个成果,实现了横跨五大战区的分布式监控这样的状况,并且所有涉及的数据处理工作全部都是在国产芯片之上完成的,其响应速度更是达到了毫秒级的水平。

 

 二、全栈自研构建国产化护城河

 

监控易团队自成立伊始便始终秉持自主研发的理念,历经长达18年的时间,精心构建起了一套涵盖从数据库直至应用层的全栈技术体系。

 

数据库的“中国芯”  

监控易自行研发的时序数据库,实实在在可被视作国产化平台的关键推动力量。不同于那些依赖开源框架二次开发的友商,这款数据库打从最底层的代码起便着眼于监控场景加以优化,运用的是‘写优先’架构,也就是先把高频采集到的数据暂时缓存于内存块当中,随后再成批地写入磁盘,如此一来,单机的写入性能能够达到每秒10万条记录的水平。从某省级政务云所开展的测试情况来看,在硬件条件相同的情形下,该数据库的写入速度达到了某知名国产数据库的3倍之多。

 

陈新刚在直播期间着重指出:‘咱们的数据库就连索引算法这一块都是自主创新研发出来的,其能够将历史数据的查询速度往上提升足足80%。’正是这样的深度优化举措,使得某能源企业即便是在对多达5万台设备进行监控的情形之下,依旧可以达成对3年历史数据的秒级回溯操作。

图片3.png 

跨架构的适配魔力  

在国产操作系统呈现出每半年便迭代一回的情形之下,适配速度已然变成了用以考验厂商实力的一块极为关键的试金石。在针对某一款新型国产服务器开展适配工作的时候,从接收到相关需求开始,一直到顺利完成全功能的测试,整个过程仅仅耗费了短短7天的时间。而这样出色的效率是从何而来的呢?其根源就在于它所采用的模块化设计方式,也就是把硬件交互层以及业务逻辑层彻底地分离开来,如此一来,当有新增架构需要支持的时候,仅仅修改适配接口便可以实现了。

 

当下,监控易已然实现了与麒麟、欧拉、深度这6大国产操作系统,还有飞腾、鲲鹏、海光等8类国产芯片的适配工作。某航天单位经过实际应用发现,就ARM架构而言,其监控性能相较于在X86架构下的情况,居然还高出了15%,如此一来,便打破了一直以来所存在的‘国产硬件性能差’这样的固有看法。

 

合规性的硬指标  

监控易所推出的国产化方案,其代码是经过专业机构细致入微的‘逐行审计’的,在这个过程中,压根就没有发现存在任何后门或者安全漏洞之类的情况。就拿某部委的项目来讲,这套平台和达梦数据库以及东方通中间件相互配合,达成了极为出色的联动效果,从而成为顺利通过‘全栈国产化’验证的运维方案。

图片4.png 

 三、从研发实验室到一线落地的蜕变

 

国产化方案的价值怎样,最终是得在大规模的实践活动当中去加以检验的。就拿某省级电力公司的调度中心来说,在那里,监控易平台正在一刻不停地实时监控着多达数万台的设备呢。不管是变电站的UPS,还是云端的虚拟机,亦或是网络流量以及业务响应时间等方面,所有相关的数据全部都是在国产服务器之上完成处理工作的。而这套系统它取代了之前所使用的三套国外平台,如此一来,使得运维方面的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了60%之多。

 

某一线城市电力的“双保险”  

在某市电力的机房当中,国产化监控平台和原有系统一同持续运行了长达三个月的时间。最终呈现出的结果表明:监控易针对电网调度系统所进行的异常识别,其准确率能够达到99.7%,相较国外系统而言,要高出足足4个百分点之多。并且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某次遭遇网络攻击的情况下,国外系统的告警功能出现了失效的状况,而监控易依靠其独立的日志分析模块,成功地捕捉到了异常登录记录,从而有效避免了安全事件进一步扩大的情况发生。

图片5.png 

部委项目的“瘦身术”  

某国家部委曾经陷入到一种颇为尴尬的处境当中。当时为了契合国产化方面的相关要求,该部委部署了由7家不同厂商所提供的系统。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这些系统的数据没办法实现相互的连通,结果就形成了新的类似‘烟囱’一般的状况。在监控易进入之后,其凭借一套平台,将服务器、网络以及安全设备等方面的监控需求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在此过程中,服务器的数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原本的14台大幅减少到了仅仅5台,而且每年的运维成本也有了显著的下降,下降幅度达到了45%之多。不仅如此,其采用的分布式架构还成功实现了总部对于各个省市节点能够展开统一的管控工作。如此一来,故障定位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从以往以小时来计算的级别一下子缩短到了以分钟来计算的级别。

 

 四、真国产化VS伪国产化的分水岭

 

在众多厂商仍苦苦思索如何实现产品‘能用’之际,监控易已然朝着‘好用’的目标发起有力冲击。造成这一差距的根本缘由,就在于是否能够掌握核心技术。有一位信创测评方面的专家曾明确指出:‘部分厂商仅仅是把国外的代码简单更换一个界面,便宣称这就是国产化了,然而监控易却是切切实实地从无到有去构建起自身的技术体系。’

图片6.png 

性能的代际差  

某第三方机构所出具的测试报告明确表明:当对1万台服务器展开监控之时,监控易这款产品其单机CPU的占用率仅仅只有1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某友商所推出的产品,由于在运行过程中对第三方组件存在依赖的情况,其单机CPU占用率居然高达35%。并且,这样的差距在面对大规模的应用场景时,表现得更为突出。就拿某石油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来说吧,经过实践得以证实,监控易仅仅凭借3台服务器便能够完成在相同任务下友商产品需要10台服务器才能完成的工作。

 

成本的降维打击  

国产化并非意味着高价化的情况出现。监控易凭借自主研发的方式,降低了对第三方组件的倚赖程度,如此一来,其整体方案成本相较于友商而言,能够低出30%至50%的幅度。就某地级市的大数据中心来说,曾仔细算过这样一笔账:在采用监控易方案之后,历经五年的时间,其总拥有成本(TCO)相较于原计划竟然节省了数百万元之多,并且在这当中,仅仅是软件授权费用这一项,就足足减少了40%的比例。

 

服务的响应速度  

在某银行的国产化平台突然出现故障之际,监控易的研发团队仅用4个小时便拿出了补丁。相比之下,针对类似的问题,其他友商通常得花费72小时才行,这无疑凸显出掌握核心代码所具备的优势。就像陈新刚讲的那样:“我们这边的工程师能够直接对数据库内核加以修改,而并非只能干等着第三方厂商去进行更新。”

图片7.png 

 五、信创2.0时代的生存法则

 

当国产化步入到更为深入的阶段之时,仅仅只是满足合规性这一点,已然没办法契合实际需求了。某央企负责信创相关事务的负责人就曾这样总结讲过:‘我们所期望达成的,是一种集‘可用’、‘好用’以及‘耐用’这三个方面于一体的状态,而监控易在这三个不同的方面,都能够给出令人满意的、高分值的答卷。’

 

在某市人民医院这里,这套平台已然从对IT设备的监控进一步扩展到了医疗设备的管理层面,凭借国产化方案来为那些关乎生命的业务系统提供坚实保障;于某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而言,它承担着对数以十万计的服务器进行监控的职责,有力地支撑起了‘东数西算’这一国家战略;而在某边境口岸那边,它能够在极为极端的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运行的状态,依靠相关技术守护着国门的安全。

 

上述诸多案例一同证实了这样一个情况:国产化绝非是一种限制条件,反倒实实在在是创新发展的良好契机。就拿监控易来说,其凭借着全栈自主研发的优势,一方面成功突破了外界施加的技术封锁,另一方面还精心打造出了一套运维方案,该方案相较于国外的同类产品,更加契合中国的实际应用场景。

 

让我们共同迈向“自主可控”的信创新时代。

 


上一篇: 暂无

下一篇: 运维实践:IT系统与安防监控如何深度联动?

监控易期待与各企业展开广泛合作!

电话:400-650-6396

手机:15652658866

QQ:3592185434

邮箱:contact@jiankongyi.com

在线客服系统